• 回到顶部
  • 0311-81586709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
 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℃、呼吸急促、心率加快……在高温天气下,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中暑甚至热射病的表现。近日,石家庄连发高温预警,最高气温达到甚至超过了40℃。对此,石家庄市疾控中心提醒,对于中暑或者热射病来说,预防是关键。

 

户外活动要预防中暑

 

  22岁的小刘(化名)是名篮球爱好者。在石家庄开启了“火炉”模式的这几天,他和几个好友在室外顶着烈日冒着高温坚持打着篮球。“昨天,我打了约两个小时的篮球后,突然感觉筋疲力尽,便赶紧回了家。”小刘说,回家后自己先是全身出汗、四肢无力、头晕、口渴、头痛、耳鸣等,紧接着体温就升高了。“当时,我只是单纯认为自己可能打球太累了,便没有太在意。”小刘说,紧跟着自己的体温就上升到38℃,并且出现皮肤灼热、四肢湿冷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、脉搏加快等症状。

 看到小刘这种情况,家人赶紧带他去了医院,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轻度中暑了,并进行了相应治疗。好在小刘只是轻度中暑,无须住院,症状缓解后便回家了。

 

  有了这次经历,小刘说,自己再也不敢在高温下去打篮球了。对此,石家庄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科科长许月霞说,高温天气下,户外活动者、重体力劳动者尤其要注意预防中暑。平时尽量避免长期处于高温、高湿、不通风的环境,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,避免脱水的发生。一旦出现中暑,应迅速采取防暑降温措施,并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 

室内久居要预防空调病

 

  “因为端午节我加班,所以端午过后有了几天调休假期。正好这几天气温持续升高,便一直躲在家里没出门。可没想到就是因为这样,身体居然出了问题。”今年30岁的张女士,从上周日下班后就躲在自己房间不出门,因为怕热,就靠吹空调降温防暑。起初,吹着吹着,她发现自己耳朵听不清了,家里人大声喊她,她的耳朵也嗡嗡作响。同时,张女士还感到嗓子特别疼,就认为可能前段时间工作太忙太累上火了,于是让家人帮忙买了消炎药和清热下火药。

 

  “药物服用后我并没有多少好转,到了周二晚上,我开始全身出现过敏样的皮疹,并出现剧烈的刺激性干咳症状,还有点发低烧。这时我和家人都慌了神,连忙到医院挂了急诊。”张女士说,经过医生的检查,发现自己得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,还有过敏性皮疹。究其原因,这就是她连续三天吹空调的结果。

 

 在医生的问诊过程中,张女士明白了自己生病的关键是把空调温度开到了22℃还嫌热。“医生告诉我,空调温度过低,长时间吹空调,都有可能导致咽炎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及肺炎等病症的出现。”张女士说,像自己嗓子疼的现象就是咽炎和扁桃体炎的症状,也就是自己患上了“空调病”。

 

  那么在高温天气,该如何防空调吹出来的病呢?石家庄市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万丽说,如果空调房的空气干燥,可以适当用加湿器进行加湿,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0-60%左右。

 

  同时,室内外的温差不要太大。室内温度最好不低于26℃,吹空调时还要注意颈部和膝关节的保暖,不要裸露在外。

 

  “还有就是要多饮水。多饮水可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,缓解不适,加速新陈代谢。”万丽说道。

气象专家表示,遇高温天气,建议公众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,在衣食住行方面都要有所注意。(新华社发 王威 作)

 

要学会安全使用防晒喷雾

 

  27岁的吴女士在单位从事销售工作,因为经常要在户外活动,所以一到夏天她就特别注意防晒。可因为平时工作太忙,吴女士没有时间反复涂抹防晒霜,便在自己的包里准备了防晒喷雾。

 

  “上周日,我们单位有端午产品促销活动,那场活动在户外,我怕晒黑便拿出防晒喷雾对脸狂喷,连脖颈和外露皮肤也没放过,眼见一瓶喷雾就消耗大半。”吴女士说,喷完后就出现了短暂的咳嗽,当时没往心里去以为是呛着了。接下来的两天,胸闷、心悸竟接连找上门,剧烈咳嗽时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无比。于是,吴女士来到了医院就诊。

 

  医生详细询问了吴女士的患病经过后,做出诊断结果:吴女士的症状应该和使用防晒喷雾直喷面部时未做好相应的防护,加之接续使用,致使防晒喷雾中的化学物质微粒被吸入肺部,导致了急性过敏性肺炎发作。

 

  如今,还在医院治疗的吴女士说,自己以后再也不会为了方便而使用防晒喷雾了。

 

  那么该如何安全使用防晒喷雾呢?首次使用防晒喷雾时,最好看一下防晒喷雾的成分列表,注意是否有引起自己过敏的成分。即使没有过敏成分,也建议在手腕或者耳后等局部小块皮肤先试用,排除过敏反应的可能;使用防晒喷雾时,建议避免直接对着面部喷,同时,要闭上双眼、双唇,屏住呼吸。使用后,最好漱口,用棉签蘸水,轻拭鼻孔。

 

高温天气饮食宜清淡

 

  端午过后,石家庄连续数日发布高温预警,近几日最高气温达到甚至超过了40℃。许月霞提醒,持续高温天气会给市民甚至一些重点人群带来健康风险,为此大家要加强健康防护,科学应对高温天气,当心中暑甚至患上热射病。

 

  尤其对于老人、儿童、孕妇等敏感人群来说,在户外玩耍的儿童尽可能待在阴凉处,孕妇和老年人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,外出做好防晒。“要主动、多次、适量饮水,不要感觉口渴才喝水,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盐或喝功能饮料等补充水分和盐分,若因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,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。”万丽说,要准备防暑降温药品,如藿香正气液(水、丸、胶囊),十滴水,用菊花、金银花等泡茶等,对防治夏日感冒、中暑等均有良好作用。

 

  当前,高温天气仍在继续。万丽建议,大家在饮食方面也可以选择清淡口味的食物,并多补充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饮品和时令水果,如绿豆汤、绿茶、西瓜等。一旦出现先兆中暑症状,说明身体已经发出预警,要及时休息、补水和降温。

 

  那么,如果中暑了该怎么办?万丽建议:出现中暑症状时,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,解开患者衣袖、领口,用凉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肤,或者用冰袋敷于患者的额头、腋窝、大腿根等部位,加速降温,并用风扇、空调降低环境的温度。如果患者神志清楚,辅助患者多饮水来补水,最好是含有盐分的饮品。一旦患者出现意识障碍、昏迷、呼吸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状,应立即拨打120,及时就医。

 

 
 
 

相关新闻

蚊子也怕热 高温少雨会变少 

 

  市民赵女士一直是家里最容易被蚊子攻击的人,不过这两天她发现蚊子少了,蚊子行动也不灵活了。这和高温天有关系吗?

 

  石家庄市长安区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专家介绍,蚊子也怕热,高温少雨的天气,蚊子的确会变少。但是,一场雨就会让蚊子迅速变多。清除蚊子生存的环境,才能有效控制蚊子的孳生和繁殖。

 

蚊子也受不了高温

 

  石家庄市气象台昨天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,今天最高气温可达42℃。高温给人们带来众多不便,但也有好的一面,那就是让蚊子变少了。家住长安区的赵女士一直是家里最容易被蚊子攻击的人,这两天她发现,家里蚊子少了,而且即使个别飞进家里的蚊子也不“机灵”了。“昨天晚上发现一只蚊子,我下意识随手一拍,居然在空中就把它打中了。” 赵女士说。

 

  长安区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专家马景川介绍,蚊子的繁殖与气象有关,一般5—10月份是蚊子的活动时间,其中7—9月份是蚊虫活动高峰期。蚊虫一生经历卵、幼虫、蛹、成虫四个时期,其中前三个时期是在水中度过的。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。城市中蚊虫容易孳生地,一是容器型积水,包括缸、罐、盆、碗、桶、瓶、树洞、轮胎、盆景、假山等,容易孳生白纹伊蚊、埃及伊蚊及淡色库蚊、致倦库蚊;二是污水型积水,包括包括地面洼地、阴沟、沙井(窨井)、污水沟、污水河道等,容易孳生淡色库蚊、致倦库蚊。

最适合蚊子生存的温度范围是22℃到32℃,而40℃以上的高温对蚊子几乎是致命的。在极端高温条件下,蚊子的幼卵无法生存,成年蚊子也会因为体温升高,身体内的酶和蛋白质变性而死亡。此外,高温环境还会降低蚊子的活性,使它们减少攻击性。高温少雨时,蚊子不易孳生,幼虫不容易存活,所以蚊子就变少了。

 

蚊子繁殖能力强大 做好防护工作

 

  马景川告诉记者,石家庄市主要蚊种是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。淡色库蚊是棕褐色,主要在室内活动,夜间吸血,主要吸人血,兼吸家畜、家禽血;白纹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,就是俗称的花蚊子,主要在室外活动,白天吸血,专吸人血,攻击性强,凶猛吸血,多次吸血,被称为“吸血魔王”。由于多次吸血,增加了传病的机会。被蚊子叮后,会出现红肿、痒、痛等症状,让人感到不适。蚊虫在吸血叮咬的同时可能会传播疟疾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登革热、丝虫病等疾病。

 

  马景川提醒,虽然高温少雨天气时蚊子少,但是它们繁殖速度快,一场雨后蚊子密度会很快上升。而且蚊子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,它们会寻找阴凉的地方栖息,等待温度下降后再活动。高温天气虽然会导致蚊子死亡和数量减少,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遭其叮咬。高温过后,蚊子可能会大肆“卷土重来”。

 

  市民王先生家小院里有一口荷花缸,几场降雨让水缸里存了不少水。前几天他发现缸里面有不少虫子在水里扭动,蚊子把这里当成了“产房”。

 蚊虫孳生地治理是控制蚊虫的关键措施。市民在家中一定要避免废弃的易拉罐、瓶、盆、瓦罐、盆景等小型容器积水,这都是蚊虫容易孳生的地方。

 

  不少小区里有人工湖或者水景,这些室外的水体会不会成为蚊子的孳生地呢?

 

  马景川说,小区中小型人工湖的边缘由于水草或水生植被丛生,容易孳生蚊虫。为了防止这类水体生蚊,可采取水位波动的办法,定期蓄水和放水,使水位升降。水位波动并不能直接杀死幼虫,而是通过水位下降杀死边缘的水生植被,清除幼虫的栖留和庇护场所,使之不再适于幼虫的孳生。这种方法可以收到比使用杀虫剂更好的长期效果,还可省下购买杀虫剂的费用和其他防治经费。

 

  同时,可以在小区悬挂诱蚊灯,利用成蚊的趋光性,采用253.7nm波长的紫外光和电触杀相结合的紫外线灯诱杀成蚊。居家还要做好物理防护防止被蚊虫叮咬,例如安装纱门纱窗,建立第一道屏障,夜间入睡使用蚊帐,防止蚊虫进入室内。还可以使用电蚊拍等方法杀灭进入室内的蚊虫;使用卫生杀虫剂,如蚊香、杀虫剂喷雾等时,要注意用药安全,防止药物中毒。市民在小区活动时可穿长衣长裤及浅色的衣服,减少蚊虫的叮咬。

 

 

来源:燕赵晚报

 

石家庄连发高温预警 如何有效防暑降温

2024-06-14
0